招生信息
哈尔滨工业大学(深圳)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
朱振业教授团队招募
引言:欢迎具有优秀专业背景的毕业生加入课题组
老师简介
朱振业 教授 博士 博导 联系电话:13424365719
主要研究领域:
能源材料与器件、离子液体、以及材料模拟设计,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七十余篇,担任中国能源科技产业学会副会长、中国能源研究会燃料电池专委会委员、中国能源学会新能源专家委员会委员、深圳市青年科技学会理事、广东省青年科学家学会会员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、广东省科技项目评审专家、深圳市科技创新委专家和深圳市发改委评审专家。
研究现状:
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专项、国家实验室开放基金、国家博士后基金、国家863子项目、深圳市基础研究项目以及校创新基金,参与国际科技合作项目、总装预研基金以及深圳市创新创业专项。
研究经历:
2024-至今 哈尔滨工业大学(深圳) 教授
2010-2024 副教授,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
2009-2010 助理教授,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
2007-2009 博士后,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
2015-2019 中国能源学会专家委员会 新能源专家组委员
2016-2021中国能源科技产业学会 副会长
2014-2015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cience 会员
2016-2021 深圳市青年科技人才协会第九届理事会 理事
2024-至今 新质力材料发展联盟-科学家智库常务 理事
学校简介
哈尔滨工业大学(深圳)
校园风采:
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由哈工大与深圳市政府合作共建,以全日制本科生与研究生教育为主、非全日制教育为辅,是国家“985工程”建设高校和“双一流”建设A类高校首个在深圳市举办的本硕博培养体系齐全的高水平校区。
学校简介:
校区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扎根深圳,面向国家重大需求,立足国际学术前沿,紧密结合广东省、深圳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,坚持“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田、高端人才汇聚的桥头堡、创新成果培育的策源地、国际合作办学的示范区”的办学定位,贯彻落实哈工大“一校三区”融合发展要求,开展党建思政、人才培养、师资队伍建设、学术研究、国际合作交流等各项工作。
在校人才:
目前,哈工大深圳校区设有11个学院、4个研究院,共有全职教师近700人、兼职教师近90人、在站博士后200余人,全日制在校生近1.2万余人,其中本科生6000余人、硕士及博士研究生近6000人。由周玉、魏奉思、任南琪、欧进萍等近10位两院院士和发达国家院士领衔,哈工大深圳校区形成了以院士为引领、“四青”为主体的“大师+团队”的人才格局。
全职教师中131人次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,近80%具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,近90%为国家及深圳市政府认定的各级高层次人才。
学科详情:
哈工大深圳校区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立足国家重大需求、立足国际学术前沿,参考全球著名理工院校的专业结构,有的放矢地调整和凝练学科方向,积极扶持和发展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。
现有理、工、管、经、文、艺、法、交叉8个学科门类26个一级学科,包括8个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、14个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A类学科、8个国家“双一流”建设学科。
招聘详情
博士招聘:
现每年招收博士生(要求本硕是985高校);在校表现优异和发表高水平论文者优先。
博士后招聘:
薪酬待遇
薪酬待遇29-72万元+(含政府补贴),按规定享受五险一金等福利待遇,全球高校排名前200国(境)外高校毕业博士来学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,享受2年共60万元在站生活补贴,其余博士后享受2年共42万元生活补贴,优秀博士后综合年薪可达72万元+。
职称待遇
学校为成果优秀的30岁以下全球排名前100高校毕业博士兑现副研究员职称待遇,其余博士后落实助理研究员称职待遇。
生活配套
可通过学校申请租住深圳市人才公寓,租金显著低于市场价格;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办理随迁入户。
留校机会
留校渠道畅通,业绩突出的博士后,可申请学校准聘副教授或研究系列岗位。博士后出站留校工作的,享受3年共36万元生活补贴。
在站取得博新计划、及特别资助的优秀博士后留校工作的,按国家资助标准给予科研经费资助,最高可达30万元。